精益成本管理:企业为什么需要推行精益成本?
精益成本是当下企业管理方面越来越热门的话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近几年,中国整个实体经济逐渐下滑,尤其是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是极其恶劣的。在此之前,大部分中小企业是倚靠自身成本的优势,但是,这几年成本优势也在逐步消失,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在于国内内部环境在变化,政府政策及集团也在调整,比如国税、工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二在于国外的竞争越来越大,比如东南亚、印度、越南的成本竞争力很高,就越南而言,成本比中国低达30%以上。就目前形势而言,很多靠外贸运营的企业的订单逐渐在向外流失,即使仅仅依靠国内运营的中小企业也面临着大洗牌的阶段。
国组委针对此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但是仅仅靠“野蛮的方式”在市场上生存的企业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一个企业的生存主要是靠两方面:一是差异化战略;二是成本战略。这也是为什么精益成本成为了当下企业管理方面越来越热门的话题
差异化战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销售定位;二是产品技术。不过国内的很多中小型企业是很难实施差异化战略,一般来说能够真正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要么是高新技术企业,要么是大型企业。国内中小型企业要想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就必须得管控成本。也就是我们所提到的成本战略。
实际上,在近五到十年,很多中小民营企业也都在努力进行成本的管控,年年如是,只是效果却总是不尽人意,利润空间越来越少,成本管控找不到适合自己企业的方向,这就需要进行导入精益成本管理模式的改善。
如何进行精益成本改善
成本的企划及成本的管控都是属于企业日常工作,而成本的改善则属于项目问题。成本在短期进行变革及突破的工作。成本管理则主要分成四大块:
1. 采购成本降低
首先我们提到的是价值评估,价值评估就是指对于一个零部件的生产,我们是通过自己去生产还是通过外部进行采购,这是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去判断的。现在很多企业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要不要自己生产零部件?针对这个问题,捷埃梯咨询制定了一套标准的采购手法,针对不同的零部件,我们通过评估来判断是自己生产还是委托别的公司进行生产?从专业的咨询角度上来看,这对于成本的改善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我们不能仅以传统的思想去考虑我们怎么去买最便宜单价的东西,单价便宜随之引发的问题则是质量的问题,而质量问题则又会影响整个销售市场的问题。所以我们理应重点把控整个价值链的成本降低而不是单单是采购单价的降低。精益成本所讲的就是价值链的降低。
针对价值评估,我们提出采购策略。采购主要包含采购零部件及外协相关内容。我们一提到采购成本降低,首先会想到怎么样让采购单价降低,诚然这是很重要的部分,但是站在专业的咨询角度上来看的话,我们所提到的采购成本降低主要是采购策略的变化。一般情况下,采购零部件、采购成本都是有变化的,并不是所有的采购都需要通过竞标的方式,这是不合理的,而我们则是通过合理的方式去将采购方式区分开来。比如将一些辅助性材料,像胶带、胶水、打包袋、设备零部件、工具等我们建议客户根据自己采购量的多少而定,不用自己去采购,可以通过外包给外部公司,这样不仅可以节省采购人员的工资而且能降低采购单价,从而节省采购成本。
2. 生产制造系统改善
生产制造系统改善首先是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损耗,物料的损耗是通过规范标准用量来实现的,除了标准用量以外,主要是现场班组管理能力的改善,针对这个方面,可通过以班组长能力提升结合起来协同推进的,为班组长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并赋予他们可以做到相关工作的能力矩阵并在咨询顾问的带领下逐步做下去!此外,还有精益生产中的OPE(人均效率)、TPM中的OEE(设备综合效率)、能源费用降低。OPE(人均效率)主要是以人为本,以最少的人生产出最高的效益,而OEE(设备综合效率)则以设备为本,以最合适的设备生产出最优的产品,这两种方式目前相对比较成熟。而能源费用降低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能源费用的管理,属于是管理系统,在推进精益的过程中,能源费用的管理是一起推进的;二是能源技术的改造。
3. 品质失败成本改善
主要包括外部失败成本和内部失败成本。外部失败成本主要是由产品出厂后出现了质量问题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很多企业对于外部失败成本还是很重视的,因为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品牌及订单问题而不单单是损失资金的多少。外部失败成本关注度远高于内部失败成本,而外部失败成本损耗则远远低于内部失败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对于一般企业而言仅仅是产品报废成本,但是品质失败成本除了包括报废以外还包括很多失败成本,比如:品质管理成本、返工费用等。如果企业能将所有内部失败成功汇总在一起会发现:内部失败成本所占品质失败成本的20%~30%之多,比例是相当大的。无论是外部失败成本还是内部失败成本,目前中小民营企业的通病则是数据采集、分析、改进及问题的追溯能力等问题。
4. 物流系统成本改善
一是厂外物流,二是厂内物流。厂外物流目前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的选择、对于运输路线的设计、转载率的控制等方面。厂内物流主要包括物料的装卸、仓储的管理、内部物料配送路线、内部物料配送工具、装载物料的容器、配送人员作业标准化、厂房布局等。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系统成本的改善,逐渐意识到物流成本损耗所带来的成本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