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做的不仅仅是“生产”
许多企业开展精益生产,以为做的都是“生产”上的事情,其实大不然。
高层理念
一个企业开展精益生产,能否成功,在开展之前只要与企业的一把手交流一番即可知晓。
一把手是否真的相信精益生产的威力尤其重要,因为掌握着组织人、财、物资源的一把手,他的理念决定了企业的方向,他的理念决定了资源的分配,他的理念决定了行动效果。
一把手也是约束一众高管层思想、行为的方向标。
不瞒大家,很多企业为了应景才开展精益生产的。
高层领导力
有了理念,你还要有领导力,大家得认你是大哥才行。
精益生产变革就是一场全域战争,涉及营销、研发、供应链、人资、财资、质量、后勤等等与生产的联想、联动,变革必然会动一些封疆大吏的利益奶酪,阻力一定是大大的,这就要看高层有无杀伐决断的意志与决心。
解决生产是否精益问题,答案全在生产现场之外。
一把手得有让各职能大佬从心底里信服的能力,就像任正非之于华为。
高层参与力
从本人切身经历来看,凡是一把手不能亲身参与变革的,委托某位副总裁甚至是中层去推行的,平时也不关心、过问的,基本上都属于闹着玩的。
一把手就是组织的一面旗帜,不需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这面旗帜出现在哪里,资源100%就会投向那里。
反之,就是应景的。
高层持久力
精益是一种做事的文化,精益是一辈子的事情,它代表了一种价值观。
对于管理变革,我比较看好民营企业,因为可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丰田精益生产蓝图丰田家族已经绘了七、八十年了,华为的管理变革任正非也已经推行三十余年,南瑞继保近三、四十年也一直贯彻着沈国荣的产业报国之梦......且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而那些三、五年一换城头旗的,结果也只能是呵呵了。
我们中国企业推行包括精益生产在内的一些管理变革,99%不成功,到底是机制问题还是能力问题,恐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